Skip to content
Logo
Menu
  • Home
  • 關於我
  • Blog
Menu

內捲效應: 為什麼追求進步,反而讓個人窮忙、企業惡性競爭、政府內耗? | 大家都在鬥平鬥快,還能生存嗎?

Posted on April 25, 2025June 21, 2025 by 繼續讀書
  • 為何選擇這本書
  • 這本書的關鍵要點
    • 現象
    • 成因
    • 解決方法
    • 賽局
  • 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

為何選擇這本書

自從疫情年代開始,我們經常聽到內捲這個詞彙。最近在政治經濟環境急速變化下,我們更多地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體現內捲這種現象。

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再加上作者是中國白酒品牌酣客的創辦人王為,他身處在內捲的營商環境下,企業仍能保持增長,他所描述的內捲現象和其成因,並提出的建議,應該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回顧自己的生活或周邊社會,正處於內捲的情況中。例如,共享服務平台公司會以大量資本、降低自身利潤的方式來打壓競爭對手,以擴大市場份額。又或者,求職者願意接受較低薪水、不計加班時數來爭取一份工作。這些現象讓我對自己的定位感到擔憂,擔心自己是否趕不上潮流,或者缺乏獨特的競爭優勢而被淘汰。

我期望這本書能讓我深入了解內捲現象的成因,並為我提供一些突破這種局面的方法和啟示。

這本書的關鍵要點

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認識內捲效應。

現象

內捲的定義是眾人盲目競爭,持續內耗,被慣性思維所困,阻礙進步。

在生活中,內地的婚姻安排最能體現內捲現象。單身男女不惜一切爭取有限且高質的對象,其中最常見的做法是抬高聘禮,討好對方家人。聘禮已經成為婚姻提親過程中經常比較的一環,而聘禮只會不斷攀升,然而婚姻中最重要的雙方關係經營和價值觀的吻合卻經常被忽視。

商業世界的內捲現象可分為對外和對內兩種。

對外方面,公司願意投入大量資金擴大市場基礎,共享服務平台是最佳例證,或者公司會以低成本的銷售手法擊敗同行業對手,以掌握市場份額。

對內方面,公司各部門可能相互推卸責任,利用內部程序保護自身,而非積極解決問題;高層管理者可能僅關注員工短期表現,卻忽略員工長期能力的發展;公司可能推崇馬屁文化,員工為了加薪和晉升而討好主管,然而良好的工作環境應該是員工敢於指出公司不足處並為客戶著想。

這種以利益為重、狹隘競爭的現象導致公司內部走向內捲,重複過往模式,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導致消費者選擇變得狹窄和單一。

成因

內捲主要有兩大成因。

眾人追求虛榮感,懷抱宏大志向卻缺乏切實可行的計劃。一些網紅會前往高檔餐廳簽到,追求物質享受,然而現實生活與這種理想有著巨大的落差。他們將自己沉浸在這種表面的理想生活中,內心卻空虛貧瘠。

另外,有些公司追求媒體上的知名度,卻忽略了核心產品的品質。他們尚未善始善終於自身產品的發展,僅著眼於外在的形象和宣傳。

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同質化。公司追隨相同的價值觀,即使是新進入市場的公司也會直接複製成功公司的產品和整套價值觀。儘管市場上看似有不同的選擇,實際上每個選擇都是雷同的。公司將原地踏步,拒絕創造新事物,直接扼殺消費者潛在的新需求。

內捲最終只會將我們推向困境。當每個人都擁有著「自己可以拿的少,別人不應該比自己拿得多」的心態時,內部競爭將變得激烈,最終導致自相殘殺。

解決方法

作者提出了六種解決方法,這些方法可以視為公司經營的方向:

  1. 樹立獨特使命: 公司應該堅守自身的使命,不應輕易受外界影響,避免盲目模仿成功公司的使命。
  2. 價值前瞻: 公司不應僅僅推陳出新或升級更新,這樣只是舊酒新瓶。應該預測未來趨勢,為消費者帶來接受度高的創新,但不宜過於遙遠,以免消費者難以適應。
  3. 全面變革: 除了主打產品,公司可以考慮推出直接輔品、間接輔品和精神輔品。以白酒公司為例,直接輔品可以是酒杯套裝,間接輔品可以是公司文化產品,如品牌行銷活動,而精神輔品則是體驗釀酒的工作坊。
  4. 底層重構: 公司並非必須在同一地點招攬所有人才,可以根據相應產業的發達程度在不同地方招募專業人才。初期的公司組建階段至關重要,一旦產品成功,其他公司開始仿效,公司應快速擴展規模,以佔領市場份額。
  5. 外部思維: 公司不應僅仰賴財務報表,應該多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每一項決策。
  6. 創新手段: 公司可以推出創新的產品設計,行銷方面可嘗試加入用戶測試或遊戲元素,營運方面,公司應建立或參與社群,努力尋找與自家價值觀相符的客戶,建立忠實粉絲群。蘋果手機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公司推崇簡約而優雅路線,成功吸引一班一直使用蘋果手機的用家。

賽局

作者提出了賽局思維,認為競爭雖然無可避免,但我們不應將對手逼入絕地,而應該尋找自身的發展道路,追求共同成長,實現雙贏局面。舉例來說,可樂市場上存在著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個競爭對手。可口可樂選擇以正統可樂口味作為發展方向,而百事可樂則推出新穎口味來吸引年輕消費者,兩個品牌在直接競爭的同時,各自擁有獨特特色和支持者。

內捲已經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這確實是一個危機,同時也是一個重新思考的契機。我們不能再沿用舊有方式處事,應該讓自己跨越內捲的限制,持續成長。

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

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安於現狀存在著極大的危機,唯有不斷學習、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並產生新的想法,才能持續前進,而非停滯於過去的成功。我目前在一家推出市場推廣自動化平台的科技公司工作,我的職責是確保使用者有效地利用平台,發揮最佳效益。因此,我擅長於技術和業務之間建立聯繫的角色。我在考慮學習Generative AI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是否能成為我突破現狀、邁向前進的方向。


書名:內捲效應: 為什麼追求進步, 反而讓個人窮忙、企業惡性競爭、政府內耗?
作者:王為
購買連結:
– Kobo電子書
– 博客來
– 誠品

© 2025 繼續讀書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